打破“富不过三代”的怪圈,家族企业“李锦记”如何传承133年?

发表于:2021-12-09 20:33:03

image.png

 

1972年接手李锦记,带领公司从负资产成为数千亿资产的酱料王国,李文达被称为香港蚝油大王,身家174亿美元。

 

以蚝油而闻名的李锦记,已经发展133年了。

 

作为家族企业传承的第三代,李文达15岁开始帮忙照料家族生意,19岁在澳门拥有六家工厂,24岁遵从父命正式加入李锦记,42岁出任集团主席,李文达苦心经营40余年,成功将李锦记从一家仅20人左右的酱料工厂,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式酱料王国,产品销售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 

如今,李锦记的事业已经延续到了第四代与第五代,而且并没有因为李文达的离世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。

 

对于华人家族企业的传承而言,李锦记具有极强的样本和借鉴意义。

 

一瓶蚝油传承133

 

在福布斯2021中国香港富豪榜上,李文达以174亿美元的财富排在第六位,前面依次为李嘉诚、李兆基、郑家纯、杨建文和林惠英、吕志和。

 

李文达离世后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深切哀悼:李文达是成功商人与杰出工业家,将承传的祖业发展为一家家喻户晓的中式酱料王国,产品销售至全球,成就卓越。

 

但是,虽然李锦记的产品家喻户晓,但外界对李文达家族却知之不多。这是因为,这个香港富豪家族向来低调,闷声发大财,坚持企业不上市,不向资本低头。

 

李锦记始于李文达的祖父李锦裳,他意外地发明了蚝油。

 

李锦裳是广东省新会县七堡乡涌沥村人,早年间,为躲避恶霸欺压,他逃到了珠海南水,在当地煮蚝卖,以维持生计。一次,李锦裳在煮蚝的时候,由于煮的时间过长,竟忽然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,揭开锅盖一看,只见一层厚厚的浓汁沉在锅底,入口一尝,鲜美无比。

 

李锦记的第一锅蚝油,也是中国食品业的第一锅蚝油,就这样诞生了。

 

1888年,李锦裳在南水创立李锦记,正式开售蚝油。生意刚步入正轨之际,一场火灾烧毁了蚝油庄,于是,李锦裳举家迁往商贸活跃的澳门,从头开始他的蚝油事业。

 

李锦裳去世后,三个儿子李兆荣、李兆登和李兆南商量了一下,又将总部迁到了香港。

 

image.png

 

李兆南有两个儿子,李文达、李文乐。1972年,李文达作为李锦记第三代领导人,正式接手家业。李锦记最大的发展,就是在李文达手里。也因此,他被称为蚝油大王

 

海外市场在李兆南时期就已开拓,在李文达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。

 

李文达继承家业的同年,恰逢尼克松访华,中方赠予了对方贵重的礼物——作为友谊大使的大熊猫玲玲兴兴,它们乘专机抵达了华盛顿国家动物园。这个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轰动,开馆第一个月,参观者就多达100余万人。

 

这时,李文达嗅到了商机。他推出了熊猫牌蚝油,并将其定位为平价产品,进一步打开了海外市场。

 

问题很快也出现了:过度依靠代理商——金山庄。

 

当时,李锦记是通过金山庄将蚝油销往美国。李文达发现,依靠金山庄已弊大于利:金山庄要抽成,直接影响到了产品价格和李锦记的利润;金山庄只是代理商,不会竭力为李锦记促销;李锦记与顾客之间隔着金山庄,使得公司无法及时获得客户的反馈,或者反馈不准确。

 

为了解除这种受制于人的困境,李文达亲赴美国,去见杂货铺和餐馆的老板们。他想的是,把自家的产品直接卖给这些老板们,以这种方式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,进而控制货品售价。

 

小店资金不多,对新产品必然会有迟疑。李文达要考虑的是,如何让这些小店的老板们欣然接受。颇具生意头脑的李文达想出了一招——“赊销寄售,即先货后款

 

果然,熊猫蚝油成了抢手货。

 

李文达接手时,李锦记还是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,管理也十分落后和保守。在他手里的几十年,从研发生产,到营销渠道,再到管理与传承,李锦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,李锦记的产品已销售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酱料王国

 

2019年,李锦记的销售额约700亿元,相当于3.5个海天味业。

 

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,这是李锦记早期的宣传语。后来,这句话变成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

 

李文达的宏愿是,把这盘家族生意无止境地延续,超越千年。

 

image.png

两次分家

 

在李锦记的发展历程中,曾因家不和而经历了两次大的分家,每一次分家都使企业面临负资产境地。

 

第一次分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李文达的大伯李兆荣与二伯李兆登动了移民的念头。但是,父亲李兆南认为,祖业不能背弃。

 

如果李兆南将两位兄长的股份购入,需要460万元。李兆南父子拿不出来。僵持半年后,为了尽快套现离开,他们同意让李文达全购股份且分期付款,这才使得家业得以完整保留。

 

第二次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李文达的弟弟李文乐突然提出,要分家清算股权。当时,李锦记正处于关键时期,一方面,购入了大片土地还在建厂;另一方面,美国市场凭借赊销寄售的方式,虽然打开了销路,但是大批资金未能及时回笼。弟弟的要求,让李文达措手不及。

 

不顾李文达和父亲李兆南的多番劝说,李文乐仍坚持分家。这一次,双方不惜对薄公堂。最终,与第一次分家一样,李文达回购股权且分期付款,兄弟俩分道扬镳。

 

image.png

家族企业传承样本

 

这两次分家,给了李文达很大的刺激,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启迪和教训。李文达开始考虑,怎样才能治危机于未发?最终,李锦记引入了现代化传承交接班安排的新机制,家族委员会家族宪法成为了家族治理的方案。

 

2003年,李锦记成立了家族委员会——包括李锦记集团、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、家族办公室、家族投资基金、家族培训等。

 

这个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有七人:包括李文达夫妇及他们的五个子女。家族委员会每三个月开一次会议,每次会议持续四天。

 

image.png

 

 

作为全体家族成员的定期交流平台,家族委员会不谈经营,而主要研究的是家族宪法、家族价值观、以及包括第三代、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培训内容。

 

任何家庭的和睦,就像任何团体、团队凝聚在一起一样,也需要约法三章,即所谓的家规国法。

 

李文达有四男一女,为了能够家庭和睦、延续发展,他对孩子有三条特别的规定:不要晚结婚、不准离婚、不准有婚外情。尤其是后两条,是作为进行参政议政的必要条件。

 

具体讲就是,如果有人离婚或有婚外情,将自动退出董事会。因为,李文达见到周围有很多朋友家庭不合、家族没落,以至生意衰败,不是因为能力和事业的缺陷,而是家庭结构的混乱。

 

在李锦记发展史上的第四代,也就是李文达的五个孩子,他们都有幸福的家庭。这个家法,确保他们在努力地创造人生价值的同时,也享受着天伦之乐。

 

例如关于第五代的接班问题,在家族宪法中已经做了明确规定:欢迎他们进入家族企业工作;第五代家族成员要先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~5 年,才能进入家族企业;应聘的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。

 

李文达曾表示,成立家族委员会,主要是希望通过这个制度逐步放权,同时,通过家族宪法,将他最珍视的核心价值观,嵌入其中。

 

2016年,李文达夫妇主动退出了委员会,随之,第五代多人进入,成员增至九位。李文达将权力进一步下放,同时,也想尽早地让第五代熟悉家族文化与制度。

 

一般家族企业把核心放在企业永续上,而我们则把核心放在家族永续上。李文达的小儿子李惠森曾表示,一旦家族不和睦,事业就会散掉,只有把生意看成家族的一部分,家族事业才能延续。

 

李锦记的官网宣传片显示,李锦记的两大业务板块分别由李文达的三儿子与小儿子执掌。其中,李惠中是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,李惠森是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。

 

无疑,对于华人家族企业的传承而言,李锦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。

 

image.png

子女继承家业走向多元化

 

深知家和万事兴的李文达,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上,同样不遗余力。

 

有报道称,李文达有个朋友是做殡仪馆生意的。每当有送殡的场面,李文达就会带着小孩去看:我一定要他们去,而且要多去,让他们感受一下人生的无常,并且要好好聆听对一个人的终极评价——盖棺论定。在李文达看来,葬礼与一团喜气的婚礼不同,最能反映出人情世故。有的葬礼热闹,有的则冷清凄凉,而生前的财富和地位未必能换来灵前真心的眼泪。

 

2005年,李文达将大部分李锦记业务交由子女管理,自己不时从旁协助,充当公司业务首席顾问。

 

其中长子李惠民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,1980年加入李锦记,曾负责中式料理佐料的推广,现任李锦记集团执行董事。

 

次子李惠雄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主修工商管理和市场学,1982年加入李锦记,曾负责美国等海外市场销售,现任李锦记酱料集团董事。

 

三子李惠中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工专业,1985年加入李锦记,曾主管生产、物流和中国市场,现任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。

 

四子李惠森在南加州大学主修财务管理,1986年加入李锦记,曾负责集团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工作,现任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,及无限极(中国)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
 

女儿莫李美渝毕业于加州大学食品学专业,1982年加入李锦记,曾主管质量及食品研究,现负责李锦记家族学习与发展中心。

 

和祖辈、父辈坚守酱料主业不同,李锦记的业务日逐多元化,早已涉及地产、中药材、资本投资等板块。

 

2015年,李锦记创建天方健,主营业务包括中药材种植管理与销售等;2017年,李锦记创建爽资本,投资项目覆盖美国、以色列、中国内地和香港。

 

在地产投资方面,李锦记动作频频。2009年,李锦记以约3亿元购入广州无限极中心1319层;20108月,李锦记以约40亿元购入香港维德广场,并于同年1217日改名为无限极广场2015年,李锦记联合万科成立合资公司,以57亿元购得上海企业天地三号楼,更名为无限极大厦2017年,李锦记以12.825亿英镑购入位于英国伦敦芬乔奇街20号的地标商厦的全部股权。

 

思利及人

 

李文达分享过自己对家族企业管理的思考。

 

他指出:思利及人是指凡事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,要考虑对方有什么感受,这是做任何决策的前提。

 

80 年代中期,马来西亚有一家工厂生产蚝油,商标图案影射李家的熊猫牌蚝油商标图案,在马来西亚的18 个超市销售。这是典型的冒牌侵权行为。李文达在马来西亚打了很久的官司,最后法庭判定对方工厂连同18 家超市一起赔钱。

 

image.png

李文达在检查李锦记产品包装

 

官司打赢的时候,这家工厂已经不存在了,这18 家超市的赔款李文达一分钱都没有收,李文达换位思考,建议他们卖李锦记的产品,并将这笔赔款当作产品的市场推广费用。

 

超市先是很意外,后是很感激, 拼命卖李锦记的产品,结果,市场销量大增。

 

宁愿亏损,有钱不收,旨在长远。思利及人体现了让双方都能够长时期获益。将赔款转化为推广费用,经销商得到好处,李文达也赢来了市场。

 

李文达之所以能够坚持这样做,这背后的价值观来源于父亲和祖父的身体力行。

 

19 世纪末期,祖父和他的母亲,乘小船逃难来到今天的珠海南水,开起了茶寮,供出海打鱼的人饮食闲聊。有很多人来吃,有些人来吃是赊账的,待打鱼回来卖出钱再还账。

 

每年都有很多人没有回来还账,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,打鱼的人生活艰难,用鱼换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不容易。茶寮不大,生意也不大,但祖父每年过年时都会将这一年的赊账单烧毁。

 

李文达父亲经常讲述这个故事,并且转述祖父的原话——不再让赊账单成为下一代的负担。这个故事给李文达印象很深,启发很大。让李文达在骨子里有了思利及人的概念。




上一篇:黑石的合伙人制,激发人才的最大潜能 下一篇:企业上市:必须关注的股权结构问题
我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