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言而无信”的激励

发表于:2021-12-09 20:43:35

(文/宛高鹏)

最近是高考出分季,网上有个特别的“网红”老师及与之相关且流传度非常广的事例,大体情况是这样:


       在高考之前,河南四中的一位班主任为了给自己班的学生加油鼓劲,直接向学生们承诺,高考成绩超过680分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次国内免费7日游的机会。如今高考成绩下来之后,有4名学生达到了班主任的既定要求。很有意思的是,这位班主任竟然主动降低了标准,将成绩要求降到了660分,一次性直接多出了8名学生,也就是说一共有12名学生达到了班主任的承诺。有女同学达到条件的话,师娘会全程陪同。

 

image.png

       

   有的人说这个老师好,是“别人家的老师”。刘老师给一个学生的旅游奖励差不多1万元,如果4个学生达到要求,这位刘老师就要掏出4万元,如今这位刘老师将达标的条件做了下调,多出8个学生达标,这样刘老师就得多出8万。这种自愿拿出更多的钱来激励学生,让学生感受更好。也有人说刘老师做法欠妥,因为刘老师出钱给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生旅游,是一种物质化的表现。而且分数定的这么高,刘老师内心基本已经有人选了,对其他学生未必有激励作用。


   就如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,这件事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,笔者认为此事积极性的一面更多,但不做过多阐述。


   类似于考得好给奖励的做法,在股权激励中实践非常多。多年股权落地咨询过程中,笔者碰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企业。他们或是请诸如经邦集团·经焱咨询第三方,或是自己在各种场合学到的知识,在自己企业内部推行了带考核的股权激励方案:做得好分红/增值增加,做得一般分红/增值打折,做得不好分红/增值取消。到了年底要结算收益的时候,时常有少部分企业家私下跟笔者交流:我们公司按照考核要求,业绩达标了,激励对象得到的收益很高,我是不是可以调一调,让他们的收益降低些,不然来年激励难做。听到这样的想法,笔者都是会心一笑,反而问道:贵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出发点是什么?


   我们常说:股权激励是否能够在一家企业取得成功,就看六个字:信不信、值不值。信任怎么来?已经制定好游戏规则,公司上下一定要遵守。联系这起热点事件,企业推行股权激励时应该这样做:


   为股权激励设计合适的目标。没目标,无动力。如同上文提到的老师给学生允诺高考后旅游的事情一样,企业推行股权激励时,给激励对象设定一系列考核目标,让激励对象通过努力,“跳一跳”能达到,就能实现公司目标与个人成就的双赢。


   按照既定规则兑现分红/增值。专业第三方在推行股权激励时,会针对企业后几年的业绩预测,估算激励成本,确保企业可支付。企业自己推行激励,也需要进行事先预测。等到考核达标,则应该兑现,打折扣兑现会破坏制度的权威性,更损害激励对象对公司的信任。反过来说,考核未达标,则不应该兑现,这也是对规则权威性的维护。


   事先确定考核制度调整规则。如上所述,四中刘老师在高考成绩出来后,将之前680分要求降到660分,据说是因为对照去年河南的高考成绩,今年的660分大体相当于去年的680分。即使如此,外界对临时降分让更多的学生达到免费旅游7日也是褒贬不一。我们不能对这位老师有过多要求,但当我们企业推行考核型的股权激励,考核制度的调整就要程序严谨、结果合理。比如,我们可以约定公司年度目标于前一年底,由公司董事会/经营管理层会约定,当年年中可以结合外部发展环境、内部经营情况调整一次。做得更细的,可以约定董事会/经营管理层会调整考核制度的程序,以及业绩目标调整范围。
image.png
   河南四中刘老师兑现承诺,付出12万奖励学生,长远看一定可以收获更多。企业在股权激励中按规则办事,能够让员工受益,企业和老板自然收获更多、更持久。




上一篇:小米“雷布斯”又双叒送股!“福利+激励”发力新十年 下一篇:阿米巴经营之我见
我要咨询